加盟热线: 400-017-5553

首页  >   关于天一  >   林光霞——与茶的不解之缘

林光霞——与茶的不解之缘

更新时间:2016-08-03 16:32:46

10.jpg

林光霞的老家坐落在福建一个景色秀丽的茶乡,祖祖辈辈都与茶打交道,林光霞从小就受到这种茶文化的熏陶,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如今,林光霞已在山东、上海及福建老家开了十七家茶庄、茶楼,虽然她日夜操劳略感疲惫,但从言语中记者能深深感受到一个女强人对这一行的无限热爱。也正是因为这一点,她才能成功把握住人生中不多的机会,在这一市场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。 

9.jpg

一开始,林光霞在家中仅经营茶庄,平时和朋友一起品茶是她日常生活中的一大乐趣,但在经营茶庄的过程中,她发现很多人想在买茶的同时坐下来品茶但却没有合适的地方,林光霞就决定开一家茶楼,一方面可以经营茶叶、茶具,另一方面可以为一些客人提供品茶的方便。但林光霞的这一决定一开始就遭到了家人的反对。但既然认准了这条路,要强的林光霞就决不会轻易放弃,在没有别人支持的情况下,林光霞就自己干,没有钱,就东凑西借,那时候,连一个普通的小茶杯都是借来的,困难可想而知。但林光霞这种品茶加卖茶的经营之道非常有效,生意很快就火了起来。

8.jpg

林光霞经营茶品的第二站是在山东淄博。以前在瓷砖厂工作期间,林光霞曾到淄博买过水泥,那时她发现山东市场几乎没有乌龙茶,市场潜力很大,于是决定把家乡的乌龙茶介绍过来,但她认为,这里的人对乌龙茶缺乏认识,仅仅卖茶叶恐怕不会启动市场,想来想去,她决定把家乡品茶加卖茶的经营模式搬到淄博。于是,1995年5月,在淄博张店一条当时还不太繁华的街道上,天一甘露茶楼开业了。但两个月过去了,竟然只有一位顾客上门,连服务员都着急了,但林光霞却若无其事,她对服务员说:“现在人们还不了解我们,以后的生意会好起来的。”正如林光霞所说,一位从武夷山旅游归来的当地人找上门来喝乌龙茶,从那以后,茶楼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,而那条街也从此热闹起来。今天,原来的店已经顾客盈门了,林光霞又在附近开了一家更大的店。 

在一些人看来,开茶楼就会与“三陪”有关,但林光霞的店却是干干净净,生意照样很红火。她是本着弘扬茶文化、以茶会友的宗旨发展茶品市场的,讲究的是茶道、人道和商道的统一,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她们曾受到过一些顾客的刁难,但最终还是赢得了顾客的赞誉。

7.jpg

在辛劳中享受生活 

林光霞做事很泼辣,认识林光霞的人都说她为人豪爽,有一点男人的性格。林光霞说,女人做生意比男人要难得多。的确如此,一个茶家女独闯天下尤其是做茶叶生意,何等辛苦,目前这十七家店的进货全由林光霞一人负责,她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茶园收茶叶,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茶庄照看经营,三分之一的时间则是在车上度过。收茶叶时,她要一家一家地走、一泡一泡地品尝,一天要品三百多泡茶,肚子又胀又饿,因为要保证茶叶的质量,必须讲究认真二字。

林光霞做事也很执著。刚参加工作时,她就表现出很强的管理才能和要出人头地的志向,那时她才十七八岁,在家乡的一个鞋厂上班,不到一年时间,她竟然成了老师。经营瓷砖厂的舅舅见她工作十分出色,就把她挖过去做企业的管理工作。林光霞在干管理工作时,又喜欢上了开车,竟然成了当地的第一个女司机。后来林光霞专注地做茶叶生意,同样要做出个样来:她能弹一手不错的古筝,但不是小时候学的,而是为了经营好茶楼才拜师学艺;除此之外,她精湛的茶艺也是后来修成的,茶楼的服务人员全由她来培训。 

虽然林光霞现在觉得有点累,想歇一歇,但实际上要停下来还真不容易,又要开连锁加盟店,又要进行公益性茶艺表演,守业比创业还要艰苦,但林光霞就是喜欢这行,乐在其中。


1.jpg

与本焕法师


11.jpg

与澳大利亚珍妮特·迪布斯教授


3.jpg

与蒋蓉工作室陶艺名家合影


1.jpg